首页 > 
电竞资讯 > 
详情
出品|人民电竞
作者|方冶麒
编辑|凯文
五一假期宣告着毕业季临近,钟爱英雄联盟的小李打开了招聘软件,想凭借爱好和对比赛的了解找一份心仪的电竞工作。当他看到大厂“22年毕业方可投递”的实习岗位以及琳琅满目的“电竞直播星探”时却无从下手。他直言“电竞说是缺口大,但招聘工作的门槛很模糊”。
电竞圈老炮、解说wAwa曾在人民电竞对话中表示,电竞行业受众更精准、更垂直、更硬核、包容度也相对更低,所以电竞的入行门槛也更高,电竞从业者的压力也更大。
即将踏足社会,这名希望入行电竞的新秀充满迷茫:什么样的工作才是进入了电竞圈?我对游戏的了解会有什么帮助?一个汉语言的学生,能做的电竞项目有哪些?“人才缺口”的新闻频频出现,但电竞人入行的初衷和渠道是怎样的?
笔者咨询了几位电竞人的工作历程和想法,在电竞的不同行业内他们有怎样的心路历程?以下内容以自述的形式呈现——
赛事解说youngjin:自我怀疑不可能没有,粉丝撑起了我的热情
我从2016年开始真正接触现在负责的电竞项目,2017年参加了项目的高校赛,在那之后就成为了一名兼职主播。转播分析各层级和赛区的比赛、担任次级赛事队伍教练、解说T2级别杯赛等。
2019年我曾参加了一次解说试镜,但匆忙的通知和准备不足导致我的首秀并不出彩。接触了赛事需要的各种岗位后,为了找到自己在电竞圈里适合的位置,我还曾经作为教练兼经理的身份参加过次级联赛的战队管理。
2019年,我和韩国次级联赛队伍的负责人在某个比赛中“面基”,之前我们只是互相关注,但没有太多沟通。这次见面双方沟通非常投机,可当对方突然提出能否合作组队的时候我还是被吓到了。确定对方不是开玩笑之后,当晚我就在酒店写了一份草案发给对方,对方也表示内容很详尽,计划可行性很高。
组队到官宣名单,我们团队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当时因为临时寻找集训基地很难,我们决定把选手带到韩国集训,这个级别的队伍里我们算是第一次。虽然队伍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当时打出来的成绩在新队伍里是最好的,现在联赛里的几位选手也曾经是我们的战队成员。
因为赛制的变化,不少战队有长达半年的赛事空窗期。队伍坚持了一个夏天也只能暂停运营,但韩国本部也希望让我回本部工作。我接受了这个提议,再次到韩国负责赛训。本部战队也受到了规则变化的冲击,阵容的突然变化让战队止步四强,没能晋级资格赛。
站在现场看到扼杀了我们两次冠军梦的队伍再次捧杯,我离舞台就几米的距离,场馆的灯光不属于我们,胜利者的金纸雨无意中飘在身上的时候心情相当苦涩。
虽然2020年由于疫情我只能以线上督导和电话会议的方式参与队伍训练和运营,但战队终于是在第一赛季夺冠了。这次我又没办法碰到奖杯,是队友们提议把我P到图片上,用赛博的方式触碰奖杯。夺冠梦圆了,疫情短时间内又没办法去韩国,家人也支持我继续成为解说。
我对初期解说的某个杯赛印象深刻,赛事的摄影棚设置在上海的某个工业园区,没有安排住宿和高铁,解说结束后走出园区,面前是呼啸而过的卡车和坑洼的公路,自己身上只有70块钱。当时无处可去,甚至想过睡麦当劳,那种荒凉和迷茫的感觉太深刻了。那个时候我甚至哭了,产生自我怀疑:几年的电竞经历有被认可吗?自己的能力真的能继续走下去吗?
以前的管理和执教经历也给了我很多专业分析的能力,这一点也受到了许多观众的认可。现在我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听取观众对自己的反馈,让自己不那么“催眠”。但我在节奏气氛的积累还不够,许多解说前辈也给了我不少建议和指导。
一个好的解说不仅要对局面有比较好的分析能力,也需要把控气氛给观众更好的观赛体验。两年的赛事解说和内容产出终于让赛事方和直播平台认可了我的能力,我也终于在今年登上了联赛的解说席,负责揭幕战和后续的解说内容。其他的项目我不敢下定论,但粉丝们会给你一种力量。在线下活动尤其是线下赛看到这么多伙伴,看到还有那么多人和你一样热爱这个游戏和赛事,感觉可以撑一撑、再拼一把。
主播经纪小C:24小时待机,我们是人和人的沟通桥梁
我从18年毕业后想过做主播,但签约门槛、人气打榜对于路人主播来说是很难的。为了学习直播平台的运营规则,我毕业之后选择入职主播经纪人。这个岗位不仅要对现在的主播进行维护,还要在各种平台上找主播,帮助他们在平台规则下获得更多人气,“孵化”主播。
主播的性格差异很大,有的人天生外向,聊天很容易找到话题;有的人很内向,但是直播风格就是能够出彩。有的时候你负责的主播在镜头前侃侃而谈,但他下播之后的疲惫和焦虑除了对家人倾诉,剩下的就是交给我们来处理。
镜头前的主播
可能是直播消耗了太多主播在镜头前的动力,有的人把自己放在了表演者的位置,镜头前的主播和现实中本人完全不同。他们对自己的节目效果也非常关注,有的主播会问,自己直播的表现会不会被观众喷?也有的人在问自己哪个时间点的表现让“大哥”刷礼物了,以后这样的方式要不要多一点。
我们还好,其他做秀场的经纪人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主播,还有愿意为他们打赏的大哥。我们在培训的时候会特地提到“跑骚”,就是让主播查其他主播的房,拉动节目效果;或者两个差不多等级的主播去“PK”,用一些小的惩罚性质活动(比如蹲起)来拉动大哥们打榜,让自己支持的主播免遭尴尬。
不同主播的活动时间和固定粉丝进入直播间的时段不同,游戏主播一般都是晚上播到凌晨,睡到下午开始新的一轮直播;而聊天类主播则是全天候在线,根据弹幕留言的反馈做问答。我们也需要对不同的主播反馈直播效果,所以几乎24小时都要在线,回答主播的问题、反馈直播间情况,甚至还要和某些有了联系方式的大哥斡旋。
因为直播市场的几个平台现在已经基本稳固了,我们团队正在往抖音、快手这些想做直播的平台发展。但是这些新平台给到优厚福利的同时,我们也会对主播的内容产生焦虑,如果没有电竞游戏作为载体,主播单纯聊天的话工作生涯是很短的。
做电竞方向的主播好歹有个游戏作为载体,菜或者猛都是依托于游戏的,很多人都把主播当成很吸睛也很“吸金”的职业,但一个成名的主播很大程度上需要的是团队和运气。我的业务还需要寻找新人成为主播,有的人真的没有表演欲,如果是朋友我会很喜欢,但如果是我的服务对象,我会觉得他不太适合这个工作。
我们现在成了一个载体,要和平台斗智斗勇,要安抚主播焦躁的内心,要面对粉丝,但我们自己的焦虑如果只能靠团建来维护的话,工作的热情也会被直播数据和礼物刷榜逐渐侵蚀掉。如果你现在想问我做不做主播,我只能说大浪淘沙,我自己很难再去做主播了。
游戏策划dust:电竞已经是游戏设计的大类
我在一家小游戏公司任职,和很多大厂不同,盈利的渠道是页游、H5和一些内置小游戏。我的入行初衷是做一款比较好的电竞游戏,让更多人在游戏里享受比拼的乐趣。但作为一个策划,公司的盈利模式注定了我的设计只能往数值方向去操作,就是某个模式需要玩家花多少实力(或者金钱)去换取游戏内的高额战斗力,然后在服务器内登榜。
典型页游
这是“电子游戏内的竞争”吗?我觉得是。但“这叫电竞”吗?我觉得完全不符合。我们在立项初期都会对产品做预期,电竞方向从来不会在选题内出现,因为它需要的玩家基数太高、数值需求要足够公平、也需要一定的rougelike和重置能力。重置数据对于我们已有的玩家而言是非常负面的因素。
玩家花了时间花了钱,他们想要获得的东西和电竞粉丝差别特别大。电竞粉丝追求的是竞技胜利和精彩操作,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给不出这样的反馈,只能让玩家在长久的积累里做出一定的获得感。我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电竞必须从大厂的推广和宣发来走,积攒玩家基数;但自己的产品能否符合电竞玩家的预期,我对自己不太自信。
一个好的电竞产品需要三个方面:能够经得起多次重置的公平竞技层级、有多样战术性解析的设计、还有集中的对抗爽点。我认为目前能做出这种产品的公司放眼世界都是鲜有的。前段时间投资人想开发一款经理人类型的电竞游戏,但老板考虑之后回绝了对方。一方面是版权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如何量化选手的个人实力,电竞赛事里的不确定性特别大。
每个人都是天才,每个人都存在高光表现,比如TheShy在不同时间点的高光都存在差异,如果出一个类fifa的游戏其实能爆,但不符合逻辑。每个能打电竞的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赌上职业生涯来一次高光,这是我们还不够了解电竞可能性的问题。
电竞现在已经是游戏设计之外的一个大类,单凭游戏本身很难还原出赛场的魅力。如果决定做电竞项目,其实难度不亚于像“黑神话·悟空”。他们追求极致的表现形态和张力,电竞也需要极致的公平和数值变化,我们不能只看到LOL这种项目的成功就去抄一个,因为抄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拆解,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出很多人喜爱的项目。
珠玉在前,不少游戏品类也在推出竞技项目,我当然还是想做出电竞游戏,但收益和能力基础是摆在面前的大头。我最近已经在自学其他引擎的表现模块,希望在能力足够的基础上换一个平台,真正接触一款电竞游戏,让更多玩家满意我的设计。
电竞编导三三:先掌握岗位的工作能力,再谈自己入行的初心
我在电竞行业快四年了,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影视传媒类的专业。我在入行之前很少接触电竞,毕业之后考虑的不是进入电竞行业,而是选择专业相符的节目编导。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电竞业务相关前东家,当时负责的是让电竞KOL参与娱乐节目,用主播梗带动节目效果。
因为工作变动我来到现在的岗位,负责电竞项目的导演组工作。现在的工作有泛娱乐的内容,除了比赛本身外还会做一些内容向的娱乐综艺。大型比赛很可能会被安排到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项目,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对某个项目的热情,而是怎么用自己的能力让观众更享受。
在我看来,电竞是一个内容的输出形式,而怎么做好内容的前提是工作能力。熟悉电竞游戏对做内容是绝对的加分项,但作为工作,入行的人首先要有产出内容的能力。电竞行业的整合是商业趋势,我的前东家就在年初被收购了。这也意味着电竞在商业化的同时细分了工作性质,也让从业者的产出更需要系统流程,而非局限于某个赛事的内容。
端游和手游因为门槛的不同存在差异,但做内容的时候要考虑的不是自己怎么玩、自己遇到了什么,而是看比赛的粉丝们会不会吐槽,路人能不能看懂。如果自己不懂,游戏就在那里、社群就在那里,看着粉丝的圈子和热情,你会在迷惑和探索的过程中放下游戏鄙视链,去思考什么才是观众喜欢的内容。说实话,游戏本身在工作中的占比非常少。
有错粉丝就会说,有纰漏就要加强,甚至领导都不需要提出问题,看观众吐槽就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哪里做到位了但是没让观众看明白。现场环节因为突发事件太多随时会鸡飞狗跳,一定要让自己的业务水平能让观众看到的内容丰满、直观。这不是说要放弃自己的喜好,而是作为工作,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个负责的项目是深入了解还是完全不懂。
工作人员不应该自我感动,而是做好比赛的内容,抓住观众的爽点。但是也要考虑门槛,怎么让观众看明白比赛,再回头去享受电竞本身的乐趣,这才是做内容最大的难点。自己都不明白流程,怎么让路人认可呢?电竞的粉丝是最年轻最直观的,他们的需求就是比赛好看选手秀,最好还能有一些节目效果,怎么表现出来就是你的工作。
现在对于想要进入电竞行业的人来说,需要的不只是你对某个moba或者fps品类的游戏了解有多深,而是你能够产出内容,再看这些内容能不能契合电竞。现在的电竞更像是体育和娱乐的结合,太多人觉得自己喜欢电竞游戏就可以凭着热情入行了,但现在电竞行业与其说熟悉游戏,不如说是要先掌握岗位需要的工作能力,再谈自己入行的初心。